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交通动态
【市公运中心】仙居、临海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信息来源:市公运中心 发布日期:2024-03-19 09:59 浏览次数:

近日,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发文公布了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我市的仙居县、临海市榜上有名。

近年来,台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23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100多公里,维修改造6500多公里,全市百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100%,建制村通客车率100%,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达90%,逐渐形成了覆盖全域、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体系。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4个、省级示范县7个,台州获评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仙居县始终坚持“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美丽窗口,激活路衍经济,积极推进交旅融合,助力共同富裕。

以路促游。重点打造以神仙居国家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环神仙居旅游公路、以浙东“香格里拉”杨丰山梯田景观为核心的环杨丰山田园公路两条示范环线,以景引路,以路串景,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如环神仙居旅游公路环线串联9个风景名胜区,入选全国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乡村旅游公路案例。

以路富民。承接景区溢出效应,成立旅游民宿产业协会,集聚资源、统筹谋划,围绕景区道路沿线,根据村域风貌特色及民俗非遗文化,打造多样性特色精品民宿集群,推动民宿产业“活”起来。

以路兴业。依托公路优化,放大以路引业辐射效应,带动一批优质文旅项目落地,实现“路业互兴”对通良性循环。如神仙居旅游度假区凭借路域优势、旅游环线人气,成功引进仙山·天空之城、艾绿花乐园、温都水城等重大文旅产业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约155亿元。

临海市全力打造“四好农村路”县域示范样板,大力提质农村公路、挖掘路衍经济、促进城乡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不断注入新活力。共打造自然风景走廊、科创产业走廊等美丽经济走廊584公里,其中乡道溪胜线获评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及特色精品道路,成为省级“双精品”之路。

把牢创建“航船舵”。临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临海市“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大会,出台《临海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实施意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将“四好农村路”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临海市创建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发展“硬成果”,以路便民。开展农村公路三年提质行动,提高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基本需求,近1300个百人以上自然村的群众出行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以路促旅。打造旅游精品环线,台州府城—紫阳街—尤溪江南大峡谷线路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功举办2022“柴古唐斯”越野赛、安基山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等多场国际性赛事。以路富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农业产业园区、生产基地等重要点位相联通,推动茶叶、杨梅等优质农产品“低损耗、快进城”,依托兰前线、涌东线等农村公路,畅通柑橘运输通道,可实现日平均运输量约5000吨,助力沿线4.5万名村民平均年收入增加至5万余元。

争当示范“排头兵”,首推桥隧管理养护机制。全省率先推行隧道机电运维市场化管理和“特桥特养”桥梁养护新模式。率先施行极简美丽乡村路建设,通过开展路面、路肩、路口、绿化(三路一化)改造提升行动,建成“红色初心路”、“党群共建路”等多种类型党建路24条,打造“龙角公路服务站”并获评临海市级党建示范点且入选临海市清廉微地标。全省首创“收益项目+公益项目”打包融资模式,将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和农村公路结合予以融资,获批省农发银行贷款资金2.3亿元。成功获批政府专项债,22、23年已到位资金4.7亿元,走出一条农村公路申报专项债解决资金困局的有效路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