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山”“海”之门 | 十年征程厚积薄发 书写跨越发展答卷 | |
|
|
交通运输,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通地域,衔接城乡,在便利群众出行的同时,更有力支撑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2年以来,三门县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三门交通”)坚持开放联动,加强互联互通,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从不断优化交通布局,打通经济“大动脉”,到畅通农村“快速道”,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如今,全县“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规模初现。目前,县域内综合交通线网规模达1480公里,“全域公交”(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顺利实现,健跳港区一类口岸扩大开放正式获国务院批复,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联络线三门段等战略性交通项目加速推进…… 突破瓶颈 布局项目建设 交通“大动脉”互联互通 2003年,甬台温高速建成通车,三门县拥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2009年9月,随着甬台温、温福铁路试运营,三门县火车站启用,老百姓坐上了停靠本地的火车。 2019年1月,台州沿海高速三门段正式通车,铺平了三门县对外的大通道。 “十三五”以来,228国道园里至宁海一市段公路工程(三门段)、台州港健跳南港区疏港公路一期工程、S326(60省道)三门段改建工程、甬台温高速宁海互通至沿海高速蛇蟠互通连接线工程等相继建成,累计通车里程65.4公里。 2022年8月,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三门联络线公路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工程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新阶段。 夯实基础 探路乡村振兴 县域内循环高质高效 2018年起,三门交通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品质提升,农村公路工作进入“建养并重”阶段。 2019年,获评2018年度全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 2020年,获评浙江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1年,创新打造“e路通”农村公路协同管养应用,被评为浙江省交通数字化改革基层和社会最佳实践。 2022年,县道铁场至情人谷线获评2021年度省级绿化美化精品道路及特色精品道路。 三门交通因地制宜,结合山海水城、红色基因、鲜甜产业等元素,高效化运营农村公路,把亭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沙柳船帮里、海润涛头海上畲乡文化等乡村特色旅游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全域旅游、产业增收互促共进。 跨越赶超 迈向高阶之路 港区发展未来可期 2015年,随着浙江浙能台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码头建成投产,健跳港区开发建设开始破题。 2019年,该公司建造的商用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2020年,健跳港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获国务院批复,口岸查验设施建设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后,将为三门县大型开放性项目的引进、布局打开另一扇窗。 2021年,健跳港区货物吞吐量971.7万吨,同比增长12.8%,实现12年连续增长。 2022年上半年共完成水路全社会投资7760万元,为去年同期的55倍。台州市北部湾区集团现代建材产业项目码头、台州滨海船舶修造股份有限公司5000吨级舾装码头新建项目和浙东南现代大宗商品物流园区码头工程被列为台州市水运重点工程,于5月11日集中开工,总投资达7.86亿元。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新时代奋进的嘹亮号角。接下来,三门县交通运输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要求和部署上来,强化交通先行意识,奋力开创交通跨越发展新篇章。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