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台州交通年度工作 | |
|
|
2013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中期攻坚年份,我市交通运输围绕市委市政府“实干论英雄”、“三比三看”等主题活动部署和全省交通加快转型发展目标,主攻沿海干线公路建设和沿海高速公路开工前期,全市“十二五”大路网布局规划总体落地;推进市区公交体制突破和物流业转型发展,促进交通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全面进入新阶段。 一、交通建设围绕“争双十、冲百亿”,投资规模创新高 年初,我局围绕全市“开门红”目标和全市交通发展大会明确的任务,继续深化交通建设“211”工程,实施项目总计48项;制定全市交通系统“争双十、冲百亿”活动方案,目标完工10个项目、开工10个项目,年度投资确保完成80亿元、努力冲刺100亿元。推进过程中,我局分阶段、有侧重地实施“攻难点、强服务”、 “保质量、强安全”、 “盯目标、强考核”三项行动,由局班子成员带领7个工作组,面向基层,下沉一线,靠前服务,着力破解在建工程和项目前期推进的难题与瓶颈节点。至11月底,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9.1亿元,已超额完成省里下达我市的65.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全年预计可完成85亿元,将超额完成全年80亿元的确保目标,并超省定目标22.1%,如果沿海高速公路年内铺开政策处理,“冲百亿”目标也可实现。 20项在建工程抓进度、促通车。现已完工4个,其中:104国道路桥桐屿至温岭泽国段改建工程全线通车,椒江至路桥机场公路、大陈岛开发陆岛码头、温岭客运中心等项目基本建成;82省道复线黄岩段、临海段完成交工验收,椒江段全线贯通,着手交工验收;椒江二桥及接线工程总体进度99%,紧盯年内建成目标加快路面及配套设施施工;75省道南延完成全线路基、桥梁,椒江、路桥、温岭各段都在加快路面施工,计划12月份交工验收;74省道南延椒江段、三门段总体进度90%以上,年内基本建成;三门石岭公路亭旁至金干段改建进入完工冲刺阶段。至年底,“争双十”完工10个项目可全面达标。 13项前期工程抓报批、促开工。沿海高速列为国家重点、市里主抓头号工程,其中台州湾、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完成施工图审查和招标代理,朝着年内开工推进。60省道天台科山至洪畴段改建、40省道改建仙居段全面开工出进度;健跳南港区疏港公路一期、椒新线路桥机场至温岭新河段、黄岩王林综合客运枢纽、台州市客运中心南站等项目开工建设。83省道改建杜桥至白沙段工程等计划开工项目均分别进入施工图报批和施工招标阶段,“争双十”开工10个项目可如期实现。 15项规划工程抓储备、促立项。市里重抓的三条集聚区出线公路(路桥桐屿至椒江滨海公路、路桥至椒江沿海公路、温岭新河至伍佰屿公路)完成立项,杭绍台高速、台金高速东延二期、76省道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改建、温岭泽国至玉环大麦屿疏港公路等储备项目进入“工可”报批;104国道临海城南至温岭大溪改建等项目加快“工可”编制和立项报批,继续保持项目后续推进强势。 公路管养方面,全年公路养护工程总投入5.04亿元,实施国省道干线公路大中修48.1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470公里,实施公路安保项目93个。 农村公路方面,2013年共建成农村联网公路139.4公里,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二、市区公交强势推进一体化,实现体制机制新突破 由于历史原因,台州市区公交一直处于各区分割经营状况,公交优先战略长期推动不开。今年借势多城同创、交通治堵等专项行动,市委市政府决心突破公交发展困局,作出实施国有化改造、实现市区公交一体化决定,设定四季度完成国有化收购、元旦前组建新公司、春节前产出新形象的目标步骤。我局从速成立工作组并专门抽调8人在市运管局合署办公,已基本完成市本级和三区公交企业非国有资产交割,组建市里主导、市区一体的台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作为三区公交资源一体化整合新平台,破解公交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创台州市区公交新局面。 我们一手抓公交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一手抓市区公交基础投入和服务提升,制订实施市区公交发展“108”计划(即新增公交车100辆、新开公交线路8条),开展“市区公交百日提升”行动,推出“五大三进”系列举措,向全市发起“乘坐公交、低碳出行”倡议,免费发放2万多份市区公交导乘图和1.6万张公交体验卡,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市区共新增、更新公交车157辆,新开、调整线路44条,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基础工作先行与体制机制突破配套推进,可望实现台州市区公交发展大跨越。 三、物流发展强化政企互动,确立转型升级新起点 今年,我局深化交通物流发展调研,梳理汇编国家及省、市物流发展扶持政策,于8月份召开全市推进交通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以70多家物流企业为成员单位,组建台州市交通物流行业协会,开辟政企交流渠道,搭建企业互助平台,强化政府对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的扶持引导。物流资源整合见成效,玉环陆通物流整合中小企业被推荐为省示范项目,得到交通部领导肯定。物流基地建设大提速,今年全市计划投资6.24亿元,比去年增长7倍,陆续开工建设玉环经济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浙江世通临海大田物流基地、临海伟合仓储等一批大型项目;完成9家企业的省级大物流扶持项目申报,涉及资金2400万元,全市16家物流企业186辆货运车辆申报大吨位技改补助资金216万元。加强物流信息化推广,全市新增6家企业纳入通用软件平台。 四、路边“三化”双线推进,塑造台州公路新形象 根据“四边三化”总体部署和“多城同创”工作要求,我市公路边“三化”整治以空前力度下重金、出重拳。通过集中走访调查提前明确公路绿化补植路段,今年累计投入绿化资金3.63亿元实施绿化改造提升工程。全市普通国省道公路实施绿化497公里,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外分别实施绿化190公里、150公里,绿化率均达100%,实现“应种尽种,应绿尽绿”要求。公路环境整治工作借势“三改一拆”,形成“政府主导、交通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推进格局,率先全省开展普通国省道公路边“三清”路政百日整治行动,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下破除万难,累计拆除公路边违法建筑31.9万平方米,清理堆积物8.6万立方米,整治马路市场320个。重点抓好公路边广告牌拆违攻坚,全市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广告牌及非公路标志1.27万余块,其中大型广告牌1208块,通行环境大幅净化,公路形象持续提升。 五、统筹抓好面上各项工作,打造交通行业新亮点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局党委、各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组织“实干论英雄”大讨论,开展“鼓劲实干、争先创优”活动,出台局机关处室和局属单位绩效考核、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意见,引领干部职工迸发干事创业热情,提升机关服务效能。局机关公开选调5名公务员,充实队伍力量。 二是落实廉政保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编发《廉洁指导》、《廉文推荐》等学习资料,积极组织新提任干部党政纪条规知识考试、专题案例通报会、观看作风建设漫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开展廉政主题教育月、正风肃纪、工程领域“三项规范”专项活动,推动廉政文化进工地,强化关键领域廉政风险防控。 三是强化安全稳定。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市道路运输行业事故发生数同比下降16.9%,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8.26%;交通工程建设无责任事故发生。市公路部门组织公共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专项培训,运管部门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工程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制度,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与企业准入资质挂钩。全面加强节假日运输组织与安全监管,圆满完成高速公路小汽车免费通行期间安全保畅通任务,我市道路运输全年态势平稳、安全有序。 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实施市县交通两级行政权力联动对比,统一行政许可、监管、处罚等权力项目,按全省同业比对最低或即办落实许可办事时间承诺,实行路政、运政许可代办制。加强交通执法风纪和人员准入管理,推进交通执法形象“四统一”。全市共承办处罚案件5728起,办结5217起,行政处罚(处理)正确率100%,并在交通门户网站公开处罚情况。今年我局被评为全省行政执法先进单位。 五是深化文明创建。开展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明创建活动,台金高速临海、仙居两个服务区完成三星级创建工作。推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应用,至11月底,新发展ETC用户10415辆,超过年度目标任务38.9%,用户总量达2.88万辆,居全省第四;全市22个收费站全部开通ETC专用车道,覆盖率100%。 六是取得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规范公路标志标线管理,我市“五个率先”做法被省交通运输厅发文全省推广。深入研发《大跨径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研制》课题,创新运用斜拉桥设计理念使公路钢桥跨越能力突破原有70米极限,达到单跨102米、总长204米,经国家级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省交通运输厅郭剑彪厅长作出批示肯定。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